纳米粒度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纳米及亚微米级颗粒粒径分布的物理测试仪器。
纳米粒度仪的选购要点:
技术原理选择:
动态光散射(DLS):适用于稀溶液,快速、非侵入式检测,但对高浓度样品敏感。
静态光散射(SLS):适合高浓度或大颗粒(>1μm)体系,需多角度检测且数据复杂。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显微成像技术,直接观测颗粒轨迹,适用于复杂样品,但耗时较长。
核心性能指标:
量程:基础型仪器多为1nm至10μm,部分型号可扩展至100μm。
分辨率:优质仪器可区分≤10%的粒径差异。
灵敏度:APD阵列优于单点探测器。
温度控制:精度±0.1℃直接影响布朗运动速率,进而影响粒径计算。
样品适应性:
液体样品:需预过滤去除杂质,黏稠样品需稀释。
粉末样品:需超声分散并添加表面活性剂防止团聚。
特殊样品:生物样本需原位检测,避免离心损伤;磁性颗粒需搭配磁力稳定装置。
检测功能扩展:
Zeta电位测量:适用于稳定性评估。
分子量计算:SLS模块可联用DLS,通过Debye图法计算高分子或胶束的分子量。
自动化进样:自动进样器提升批量检测效率,适合质量控制场景。
操作与维护:
软件功能:需支持自定义报告模板、图形化操作界面及一键式测量功能。
校准周期:建议每半年用标准颗粒校验,避免环境振动导致光路偏移。